科技倫理
-
人工智慧將從技術競爭走向倫理治理競爭生命倫理相較於一般科技倫理,具有明顯的政治意涵,必須要從這個脈絡去理解各種國家級生命倫理委員會的設立。中國「人工智能北京共識」此時公布意在何為?科技部九月份公佈「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內揭示八項倫理原則,又代表什麼意義?
-
中國學童測試「金箍咒」?美國杜克大學法學教授法拉哈尼指出:「大腦是自由思想天馬行空、容許異議的安全之處,然而我們正在沒有任何保護之下,逐漸跨越這隱私的最後防線。」中國AI(人工智慧)科技迅速發展,並且在中共當局的鼓勵與默許下積極滲透社會日常生活以及各級校園,包括臉孔辨識監視甚至步態辨識技術。
-
發展符合倫理的人工智慧技術 Legislating an ethical AI approach人臉系統的使用全球遍地開花,以中國為首的強動機模式,以及與之相對的強管制模式影響各國之間的擺盪。科技中性的本質,容易造成其被偏見利用。也因此,各群體皆開始形塑人工智慧道德準則,國家、超國家組織,乃至於科技業者自身都涉入其中,而台灣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則為此提供了絕佳機會。
-
惡血警世錄—遊走科技、倫理、法律之間的「發明家」當科技催下油門,到底是締造激勵人心的輝煌,或揚起不堪入目的塵埃?惡血事件的荒謬被寫進書裡,現更被搬上大螢幕。不管你是新創者、投資者或者是旁觀者,這場科技、法律、倫理、商業的大戲都與你息息相關。
-
超越AI技術,特斯拉更應重視信任危機除了AI技術,特斯拉或許有更大問題。屏除在8月發生的自家車失事事件,特斯拉的虧損與共同創辦人的離去也讓市場對特斯拉失去信心。作為自駕車界的先驅與獨當一面的英才,伊隆馬斯克在自駕車的體驗與設計上的確有獨到之處,然而這依然不足以拯救特斯拉免於更重大的信任危機。
-
歐盟以人工智慧倫理準則向美中兩國喊話歐盟相對世界各國,首要提出「可靠的人工智慧之倫理準則」(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藉由與歐盟的對照,可以看出美國、中國二者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態度。對於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所要謹慎的倫理觀,美、中似乎都有值得修正之處。
-
自駕車與智慧城市即便是針對「自駕車倫理」,不同的專家間也存在不同落差。技術、倫理、法律各領域專家間可能都存在對觀念的誤區。透過對自駕車perception(認知)及prediction(預測)的原理出發,認為自駕車的決策是Rule-based的狀況下,許智慧城市與交通規劃或許才是解決自駕車倫理困境的解藥。
-
人工智慧是如何變成社會統治工具人工智慧具備優秀的預測能力、更高的效率,以及更精確的識別能力,然而這樣優越的能力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科技雖始終來自於人性,卻也可能映照出社會的陰暗面,而人工智慧優異的效能更可能成為侵害人權的幫凶,而這樣的例子,或許早已存在在你我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