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倫理
惡血警世錄—遊走科技、倫理、法律之間的「發明家」
當科技催下油門,到底是締造激勵人心的輝煌,或揚起不堪入目的塵埃?惡血事件的荒謬被寫進書裡,現更被搬上大螢幕。不管你是新創者、投資者或者是旁觀者,這場科技、法律、倫理、商業的大戲都與你息息相關。
日前觀賞HBO紀錄片,描述前矽谷最大生技獨角獸,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以及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暴起暴落的故事,因同時我也讀了調查本案的暢銷書《惡血》,對這起矽谷最大科技新創詐騙案感觸良深。
今年3月上映的HBO紀錄片《發明家:矽谷大放血》(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由《安隆風暴》名導艾力士.吉伯尼(Alex Gibney)執導,邀請多方關鍵人物鋪陳心路歷程。
暢銷書《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則是由揭發本案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調查記者凱瑞魯(John Carreyrou)所著,於2018年出版,訪談超過150人,包括60餘位前員工。本書榮獲2018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商業圖書獎,暢銷超過50萬本,已售版權由電影《大賣空》名導亞當.麥凱(Adam McKay)籌拍,並由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主演。
去年已經宣告破產解散的Theranos,案件還在審理階段,然而綜觀其戲劇化的過程,所涉及的科技、倫理、法律等議題,甚至對AI發展,具有高度參考意義。
2003年SARS期間,19歲的史丹佛大學化工系大一學生霍姆斯,歷經一趟新加坡基因研究中心檢測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遊學計畫,返美後決定輟學創辦血液檢測公司,這家公司後來改名為Theranos,結合Therapy(治療)以及Diagnosis(診斷)之意涵。
當時年輕的霍姆斯除了天賦優異,並且展現超乎同儕的意志力、說服力,以及工程、商業與中文天份。她專攻血液檢測技術,其「革命性」的構想是只需一滴血就能完成數百種血液檢驗,訴求快速、無痛、低廉、普及,憑藉此構想與專家共同申請專利,並且說服史丹佛工程學院副院長錢寧.羅伯森(Channing Robertson)成為顧問以及首位董事,也說服史丹佛實驗室博士班前輩蕭內克.羅伊(Shaunak Roy)成為共同創辦人及第一位員工。
這位羅伯森教授來頭不小,基本上美國乃至全球對於菸草的毒害以及管控,都源自他的研究證據,當他同意成為荷姆斯的首位顧問與董事,甚至願意到公司上班,表明不但高度肯定霍姆斯的創見,還願意親自下海為Theranos背書。羅伯森教授的專業威望,自然也讓霍姆斯募資過程順遂不少。
冰雪聰明的霍姆斯果然不消幾年便取得天量投資,創投世家德雷珀(Draper)的徳豐傑投資(DFJ)、甲骨文(ORACLE)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美國前國務卿舒茲(George P. Shultz)、知名律師波伊斯(David Boies),甚至大名鼎鼎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等大老,皆為她的投資者、董事、顧問。著名創投家盧卡斯(Donald Lucas)不僅投資,還擔任Theranos董事長。
霍姆斯於2004年創辦Theranos,當年12月就募到600萬美元資金,到2010年底募得創投資金超過9200萬美元,2013年9月宣布和美國最大藥妝超市連鎖業沃爾格林(Walgreens)合作,計畫大量設立血液採樣檢測中心,成為企業發展重要里程碑。
當年聲勢看好的Theranos於2014年榮登《財富》、《富比士》、《Inc.》等雜誌專題報導,當年底Theranos估值高達90億美元,2015年霍姆斯被《富比士》雜誌評為美國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
Theranos的發展如日中天,卻也讓專家起疑,一方面是霍姆斯總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技術以及合作項目,一方面是許多專家清楚當今科技做不到霍姆斯所描述的原理,一方面也因為霍姆斯的強勢作風,包括生活豪奢、對員工高度保密、不許員工討論特定公務,甚至以法律威脅員工不得對外透露公司消息。
不利Theranos的消息陸續從離職員工與專家傳出,到了2015年,《華爾街日報》資深調查記者凱瑞魯(John Carreyrou)歷經長期深度調查,刊出重量級文章,揭開Theranos涉及詐欺的重重疑雲,指出Theranos生產的儀器不但有嚴重問題,還使用外部設備假造檢測報告。此文一出,輿情譁然。
霍姆斯在這場公關危機展現超凡的鬥志與沉穩,她在調查報導見報當晚接受電視訪問,若無其事地表示,「當你要作些改變,就會出現這樣的事,一開始其他人認為你瘋了,接著和你對抗,接著你就突然改變全世界了。」
Theranos疑雲見報後,美國司法部門介入調查,受害人對Theranos以及霍姆斯的控訴也遽增,2017年亞利桑那州也加入提告,目前霍姆斯與前男友,於2009至2016年擔任營運長的包汪尼(Sunny Balwani)涉嫌詐騙超過七億美元,犯行可能危及群眾生命,恐將面臨20年刑期。
《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暨《惡血》作者凱瑞魯,去年接受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知識線上廣播電臺訪問,表示調查源於自己數十年醫療報導的經驗與質疑之外,另外也來自許多關鍵人士的支持,包括中西部的病理學家暨業餘作者,以及Theranos前實驗室主任。
另有一位關鍵「深喉嚨」證人,是雷根總統時期前財政部長、國務卿喬治.舒茲的孫子泰勒.舒茲(Tyler Shultz)。曾經縱橫國際政壇、閱人無數的喬治.舒茲,在2011年成為Theranos的董事與顧問。
泰勒.舒茲在史丹佛大學大三那年被爺爺找到家裡聽霍姆斯簡報,對家族友人霍姆斯的創業想法深感折服,積極爭取實習,並成為正式員工。因為高度認同,他還決定投身生技領域,從機械系轉到生物系。
紀錄片中,泰勒.舒茲的描述貫穿全場,他回憶在工作後覺得苗頭不對,客氣回報技術問題總被上級惡意回應,確認有問題後決定離職並轉為本案證人,他付出父母賠上一棟房子打官司的慘痛代價,以及損及爺爺畢生名譽的風險,還好最終他爺爺舒茲贊同他的道德勇氣與堅持。
本案將於明年八月宣判,現年35歲的霍姆斯這位「美女鬥士」似乎仍舊過著愜意的日子,剛與富三代帥哥結婚的她,已經是著名連鎖酒店集團的媳婦,不時高調地在網路上曬美圖,在街頭遛狗健走,與路人大方自我介紹,似乎不為案情所困,也不減往昔明星風采。
綜觀霍姆斯創辦Theranos的十多年過程,以矽谷為代表的全球科技新創領域,有多少以生技、電商、5G、區塊鏈、物聯網、虛擬貨幣、人工智慧...等等酷炫流行的名詞掛帥的公關成功學以及失控的正向思考案例竄升又殞落?又有多少目前正在風口的肥豬神仙,正等著跌落凡間?
霍姆斯的惡血警世錄,雖仍在審理過程,卻足以令人驚心動魄,警惕世人以更嚴謹的態度與標準,再三檢視科技、倫理、法律的複雜糾葛關係。
今年3月上映的HBO紀錄片《發明家:矽谷大放血》(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由《安隆風暴》名導艾力士.吉伯尼(Alex Gibney)執導,邀請多方關鍵人物鋪陳心路歷程。
暢銷書《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則是由揭發本案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調查記者凱瑞魯(John Carreyrou)所著,於2018年出版,訪談超過150人,包括60餘位前員工。本書榮獲2018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商業圖書獎,暢銷超過50萬本,已售版權由電影《大賣空》名導亞當.麥凱(Adam McKay)籌拍,並由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主演。
去年已經宣告破產解散的Theranos,案件還在審理階段,然而綜觀其戲劇化的過程,所涉及的科技、倫理、法律等議題,甚至對AI發展,具有高度參考意義。
2003年SARS期間,19歲的史丹佛大學化工系大一學生霍姆斯,歷經一趟新加坡基因研究中心檢測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遊學計畫,返美後決定輟學創辦血液檢測公司,這家公司後來改名為Theranos,結合Therapy(治療)以及Diagnosis(診斷)之意涵。
當時年輕的霍姆斯除了天賦優異,並且展現超乎同儕的意志力、說服力,以及工程、商業與中文天份。她專攻血液檢測技術,其「革命性」的構想是只需一滴血就能完成數百種血液檢驗,訴求快速、無痛、低廉、普及,憑藉此構想與專家共同申請專利,並且說服史丹佛工程學院副院長錢寧.羅伯森(Channing Robertson)成為顧問以及首位董事,也說服史丹佛實驗室博士班前輩蕭內克.羅伊(Shaunak Roy)成為共同創辦人及第一位員工。
這位羅伯森教授來頭不小,基本上美國乃至全球對於菸草的毒害以及管控,都源自他的研究證據,當他同意成為荷姆斯的首位顧問與董事,甚至願意到公司上班,表明不但高度肯定霍姆斯的創見,還願意親自下海為Theranos背書。羅伯森教授的專業威望,自然也讓霍姆斯募資過程順遂不少。
冰雪聰明的霍姆斯果然不消幾年便取得天量投資,創投世家德雷珀(Draper)的徳豐傑投資(DFJ)、甲骨文(ORACLE)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美國前國務卿舒茲(George P. Shultz)、知名律師波伊斯(David Boies),甚至大名鼎鼎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等大老,皆為她的投資者、董事、顧問。著名創投家盧卡斯(Donald Lucas)不僅投資,還擔任Theranos董事長。
霍姆斯於2004年創辦Theranos,當年12月就募到600萬美元資金,到2010年底募得創投資金超過9200萬美元,2013年9月宣布和美國最大藥妝超市連鎖業沃爾格林(Walgreens)合作,計畫大量設立血液採樣檢測中心,成為企業發展重要里程碑。
當年聲勢看好的Theranos於2014年榮登《財富》、《富比士》、《Inc.》等雜誌專題報導,當年底Theranos估值高達90億美元,2015年霍姆斯被《富比士》雜誌評為美國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
Theranos的發展如日中天,卻也讓專家起疑,一方面是霍姆斯總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技術以及合作項目,一方面是許多專家清楚當今科技做不到霍姆斯所描述的原理,一方面也因為霍姆斯的強勢作風,包括生活豪奢、對員工高度保密、不許員工討論特定公務,甚至以法律威脅員工不得對外透露公司消息。
不利Theranos的消息陸續從離職員工與專家傳出,到了2015年,《華爾街日報》資深調查記者凱瑞魯(John Carreyrou)歷經長期深度調查,刊出重量級文章,揭開Theranos涉及詐欺的重重疑雲,指出Theranos生產的儀器不但有嚴重問題,還使用外部設備假造檢測報告。此文一出,輿情譁然。
霍姆斯在這場公關危機展現超凡的鬥志與沉穩,她在調查報導見報當晚接受電視訪問,若無其事地表示,「當你要作些改變,就會出現這樣的事,一開始其他人認為你瘋了,接著和你對抗,接著你就突然改變全世界了。」
Theranos疑雲見報後,美國司法部門介入調查,受害人對Theranos以及霍姆斯的控訴也遽增,2017年亞利桑那州也加入提告,目前霍姆斯與前男友,於2009至2016年擔任營運長的包汪尼(Sunny Balwani)涉嫌詐騙超過七億美元,犯行可能危及群眾生命,恐將面臨20年刑期。
《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暨《惡血》作者凱瑞魯,去年接受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知識線上廣播電臺訪問,表示調查源於自己數十年醫療報導的經驗與質疑之外,另外也來自許多關鍵人士的支持,包括中西部的病理學家暨業餘作者,以及Theranos前實驗室主任。
另有一位關鍵「深喉嚨」證人,是雷根總統時期前財政部長、國務卿喬治.舒茲的孫子泰勒.舒茲(Tyler Shultz)。曾經縱橫國際政壇、閱人無數的喬治.舒茲,在2011年成為Theranos的董事與顧問。
泰勒.舒茲在史丹佛大學大三那年被爺爺找到家裡聽霍姆斯簡報,對家族友人霍姆斯的創業想法深感折服,積極爭取實習,並成為正式員工。因為高度認同,他還決定投身生技領域,從機械系轉到生物系。
紀錄片中,泰勒.舒茲的描述貫穿全場,他回憶在工作後覺得苗頭不對,客氣回報技術問題總被上級惡意回應,確認有問題後決定離職並轉為本案證人,他付出父母賠上一棟房子打官司的慘痛代價,以及損及爺爺畢生名譽的風險,還好最終他爺爺舒茲贊同他的道德勇氣與堅持。
本案將於明年八月宣判,現年35歲的霍姆斯這位「美女鬥士」似乎仍舊過著愜意的日子,剛與富三代帥哥結婚的她,已經是著名連鎖酒店集團的媳婦,不時高調地在網路上曬美圖,在街頭遛狗健走,與路人大方自我介紹,似乎不為案情所困,也不減往昔明星風采。
綜觀霍姆斯創辦Theranos的十多年過程,以矽谷為代表的全球科技新創領域,有多少以生技、電商、5G、區塊鏈、物聯網、虛擬貨幣、人工智慧...等等酷炫流行的名詞掛帥的公關成功學以及失控的正向思考案例竄升又殞落?又有多少目前正在風口的肥豬神仙,正等著跌落凡間?
霍姆斯的惡血警世錄,雖仍在審理過程,卻足以令人驚心動魄,警惕世人以更嚴謹的態度與標準,再三檢視科技、倫理、法律的複雜糾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