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策趨勢
美國聯邦醫保納入AI軟體 開啟人工智慧醫療新紀元
2020年9月,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首度將Viz.ai公司的人工智慧醫療輔助系統納入保險給付範圍,補助出現疑似中風症狀的患者每人每年最高1040美元,使用該套AI軟體。
◎實質性改善中風臨床診斷 Viz.ai獲新技術額外補貼資格
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透過約40頁篇幅的文件,說明Viz.ai公司的臨床決策輔助軟體ContaCT,符合「新型治療技術額外補貼(NTAP)」資格的原因。Viz.ai是一家從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研究室衍生出的健康產業新創公司。ContaCT則是一套使用AI演算法分析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的醫療通報系統,能自動判讀出可疑的大血管阻塞(LVO),並即時通報醫師,患者是否正處在中風的潛在危險。
根據CMS,新技術或新醫療服務若要獲得NTAP資格,必須符合3項標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或技術必須是新的;該醫療技術或服務所費不貲以致若按既有的DRG模式給付費用將無法支應;必須證明相較於現有的技術或服務,表現出「實質性臨床改善」。
CMS要求Viz.ai證明ContaCT表現出「實質性臨床改善」。對此,Viz.ai指出ContaCT可較現有系統更快地通報專家清除血凝塊,更快地將病患從基層醫療轉移到可執行相關手術的主要醫院,進而加快清除血凝塊的手術進程。Viz.ai並提供患者術後第5天的NIHSS神經功能檢查表、可用於判斷中風嚴重程度的mRS量表分數,佐證ContaCT能夠有效改善中風患者的術後表現。
批評者則認為,Viz.ai提供的「實質性臨床改善」佐證資料,樣本數太小,不具代表性;ContaCT之所以能為疑似中風的患者節省通報時間,係因跳過放射診斷科,直接讓神經放射科醫師評估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他們質疑ContaCT只是一套改善病患護理機制的軟體,根本稱不上是AI新技術服務,且該套系統依賴神經放射科醫師判讀影像,但神經放射科醫師的人數很少。
◎AI軟體計套收費 恐排擠基層醫療院所
美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中風入院,Medicare光在2010年就給付了85萬中風患者。顯而易見地,忙碌的神經放射科醫師不可能親自診斷每一張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Viz.ai宣稱,ContaCT透過AI演算法分析,可檢查出近九成血管栓塞的患者,也能排除近九成沒有堵塞的電腦斷層血管造影;ContaCT可以幫助放射診斷科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發揮最大的效果,美國的神經放射科醫師不再需要診斷100萬人次的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他們只需要判讀ContaCT無法準確診斷的10萬份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
根據CMS,Viz.ai預計每年一次向醫療院所收取建置及維護ContaCT的費用,每年預計收費2.5萬美元。該院一年若有25名患者使用ContaCT,則Medicare給付每人1000美元;該院一年若有500名患者(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更高)使用ContaCT,則Medicare給付每人50美元。
Medicare將在2021財政年度提供每一位使用ContaCT的患者1000美元的給付。2021財政年度結束後,CMS將檢視ContaCT的給付金額並予以適當修正(極有可能是減少給付金額)。因此,許多大型醫院在2021財政年度可能向Medicare申報近百萬美元的ContaCT給付(如果該院使用AI系統1000次)。與此同時,如果有醫院在2021財政年度使用ContaCT的患者少於25人,恐怕需要自籌墊付2.5萬美元的建置及維護費用。
◎醫保納入AI軟體 為醫療新創產業注入活水
CMS給付ContaCT的保守作法,並不如大眾所預期的,發展AI醫療可帶來龐大經濟利益。然而,這種作法可以保證AI醫療新創公司的基本收入,堪稱是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中邁出一大步。過去已有許多新創公司研發出推定有效的AI醫療產品,但這些產品大部分無法成功銷售。在收入與支出無法達到平衡的情況下,AI醫療新創公司陸續倒閉,坊間普遍認為一場「醫療AI寒冬」可能即將到來。
AI醫療新創公司更著重改善醫療成效,醫院採購部門則更注重商業考量。即使AI醫療可以拯救更多患者的性命,產品能否獲醫療保險補貼才是產品真正獲得醫院採用的主因。以乳房攝影術顯影的電腦輔助檢測系統(CAD)為例,CMS宣布補助患者每次約10美元的CAD費用後,美國幾乎所有醫療院所都在10年內使用CAD分析乳房影像。
美國的醫療保險支付系統相當複雜,即使是NTAP的給付金額也需要依賴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DRG)檢討與修正,進行品質監測與費用控制。廣義上來說,美國醫保其實是一種獎勵使用量的機制,而不是獎勵實際療效的機制。Medicare納保ContaCT或許已避免AI新創產業的寒冬降臨,但大眾能否接受CMS的給付方式,仍待時間考驗。
撰稿人:劉宜庭
Image by Michal Jarmoluk from Pixabay